阅读历史 |

面见段正明(1 / 2)

加入书签

胡枫微微颔首,轻轻牵着木婉清的手,一同在后排的座椅上落座。周围的其他人,仍旧恭敬地站立着。直到镇南王夫妇与段誉的身影消失在内堂深处,高升泰这才缓缓坐下,但褚万里、古笃诚、朱丹臣等人却依旧垂手肃立,神态恭敬。

胡枫趁机环视四周,目光掠过那宽敞明亮的大厅。只见正中悬挂着一块横匾,上面镌刻着“邦国柱石”四个大字,字迹苍劲有力,透露出一种威严与庄重。匾额下首,署着“丁卯御笔”四个小字,显然是皇帝亲笔所题。

四周的楹柱和中堂上,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字画,或山水,或花鸟,或诗词,每一幅都精心装裱,显得典雅而高贵。这些字画不仅增添了大厅的艺术气息,更彰显了文化底蕴和品味。

整个大厅布置得既庄重又典雅,既体现了皇家的威严,又不失家族的温馨与和谐。胡枫不禁暗暗赞叹,皇家品味果然不凡。

侍仆小心翼翼地捧着茶盘,双手举过头顶,仿佛捧着的不是茶水,而是稀世珍宝。胡枫接过那精致的茶杯,轻抿一口,顿时,一股独特的糯香在口腔中弥漫开来,甘甜而醇厚,仿佛能渗透进人的心脾。他忍不住赞叹道:“真是好茶!”

木婉清在一旁听着,心里不禁嘀咕:“这些人真是古怪,喝个茶也这么多讲究。”但见胡枫如此称赞,她也不禁好奇地端起自己的茶杯,轻啜一口。

整个大厅里,只有胡枫、木婉清和高升泰三人有幸品尝到这难得的香茶。木婉清环顾四周,只见朱丹臣等人虽然刚才迎敌时威风凛凛,但此刻在镇南王府中,却都恭敬地肃立着,大气也不敢喘一口。她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奇怪,这些人明明身负上乘武功,为何在此刻却显得如此拘谨?

木婉清微微皱眉,心中暗自思忖:“这镇南王府到底有何等威严,竟能让这些英雄好汉如此敬畏?”然而,她也知道此刻不是深究此事的时候,只能将疑惑压在心底,继续品味着那香醇的茶水。

半个时辰悄然而过,木婉清开始显得不耐烦,她眉头微蹙,对着身旁的胡枫轻声抱怨道:“那段誉,怎的如此磨蹭,还不见出来?真叫人等得心焦。”

高升泰在一旁,微微侧耳,听到了两人的对话,他笑了笑,轻声安抚道:“姑娘稍安勿躁,小王爷应该很快就出来了。”

木婉清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,问道:“什么小王爷?”

高升泰解释道:“段公子乃是镇南王的世子,自然便是小王爷了。”

木婉清听了,不禁喃喃自语:“小王爷,小王爷!瞧他那副书呆子模样,哪里像什么王爷了?”她的语气中充满了不解与好奇。

“清儿。”胡枫眼见此景,急忙向木婉清轻轻摆了摆手,示意她收敛言辞。段誉虽是他二弟,但此刻他们正身处他人家中做客,更有下属在场,内屋还有着长辈,言语之间自当谨慎。

木婉清见状,也便不再多言,默默端起茶杯,专心品茗。

没过多久,一名太监从内堂缓缓走出,声音不高不低,却足以让在场之人都听得清清楚楚:“皇上有旨,着善阐侯、胡枫、木婉清进见。”

高升泰远远望见那太监从宫殿深处走出,早已整理好自己的仪态,恭恭敬敬地站立一旁,以示对皇家的尊重。

胡枫则注意到木婉清仍旧大大咧咧地坐着,并未起身迎接。他轻轻拉了拉木婉清的衣袖,示意她起身站立一旁。

木婉清本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,但此刻听那太监直接呼出自己的名字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悦。她低声嘟囔道:“这太监也真是无礼,姑娘也不叫一声,我的名字岂是他随便叫得的?”

高升泰并未在意木婉清的抱怨,他转身对胡枫和木婉清说道:“胡公子、木姑娘,我们这就去叩见皇上吧。”

木婉清虽然性格倔强,但听说要去见皇帝,心头也不禁有些发毛。好在有胡枫在身边,她紧紧跟在胡枫身后,穿过曲折的长廊,向着那威严的宫殿走去。他们穿长廊,过庭院,只觉得走不完的一间间屋子,终于来到一座花厅之外。

太监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,有些尖锐的喊道:“善阐侯高升泰、胡枫、木婉清,前来拜见皇上、娘娘。”随着他的话语落下,那厚重的帘子被轻轻掀起。

高升泰,这位善于察言观色的善阐侯,向身边的胡枫和木婉清投去一个微妙的眼色。他步履沉稳地走进花厅,向着正中央端坐的一男一女,深深地跪了下去,他的动作充满了恭敬与臣服。

然而,胡枫和木婉清却并未下跪。他们的目光落在那个男人身上,他身着黄袍,长须飘飘,面容清俊,气宇轩昂。胡枫心中了然,这便是大理国的当今皇帝,段正明。他是太祖神圣文武帝段思平的后代,身上流淌着皇室的血脉。

大理国,深藏于南疆的腹地,自古便是佛法昌盛之地。历代皇帝皆对佛法怀有深深的崇敬,即便自立为帝,对中原的大宋王朝,却始终保持着一份忍让与恭顺,两国之间,从未有过兵戎相见之事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